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快訊 > No Data!

                  新聞快訊 / News

                  聯系我們 / CONTACTS

                  電話:0757-27727612

                  傳真:0757-27726783

                  手機:13928273332

                  聯系人:馮先生

                    地址:

                  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霞石祥和路59號

                  廣州市水務局舉辦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經驗交流會,專家建議:水體治理可按效果付費
                  發布時間:2016/9/23     點擊:5225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懷宇 通訊員/趙雪峰)黑臭水體如何治理?如何把世界前沿污水處理新技術運用到廣州的治水中?6日上午,廣州市水務局舉辦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經驗交流會,從130多家國內外水環境治理公司中遴選出有代表性的技術向與會人員介紹,生態清淤、人工增氧、原位修復等眾多技術成為熱點。與會專家建議,廣州的環保投入應從過去的“工程收費”轉向“按效收費”。


                    廣州市水務局介紹,目前廣州正在獵德涌、地鐵A涌和大塘涌進行新技術的試點工作,水質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新思路一▶▶通過微生物技術恢復水體生態系統


                    在交流會上,許多專家提到廣州治水要采用新思路、新技術、新模式,不能再停留于過去對河涌清淤、種水草、養魚這種傳統生態恢復方法上,而是要通過微生物技術和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技術恢復整個水體生態系統。市水務局科信處談勇博士也表示,治水的一個誤區就是過度強調景觀設計,把水變得很少,到處都是草;隨意配置水生植物,使得生態失去平衡。


                    新思路二▶▶治理黑臭水體要重視長效治理模式


                    6日交流會上,還有專家表示,治理黑臭水體要避免陷入重治理、輕保持,重晚期、輕長效的誤區,重視長效治理模式,針對不同河流特點,將現有技術集成,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任何單項技術,如截污納管、面源控制、內源清理、清淤疏浚、岸帶修復、生態凈化、人工增氧、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旁路治理、原位修復、浮泥去除、水質養護等都會發揮各自的作用,但必須集成利用,綜合整治,水質才能達標。


                    此外,此前的黑臭水體治理很容易陷入“整治→污染→再整治→再污染”的惡性循環。帶著這個問題,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認為,要想長治久清,必須采用按效果付費的新形式,政府的環保投入應從過去的“工程收費”轉向“按效收費”。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對河涌治理采取一次性工程模式,工程完工后就驗收,但水質能夠保持多少時間不管。如果采用政府采購維護服務項目的模式,根據水質效果分批付費,就能放大財政資金對公司市場行為的約束作用,更加有效調動公司積極性。例如,原本1000萬元的工程費,根據水質狀況分成5年支付,平均每年給200萬元,效果會更好。


                    廣州試點


                    ◎獵德涌


                    生態清淤不用挖 高壓水槍“吸泥于無聲”


                    獵德涌是廣州人非常熟悉的一條河涌,流經廣州CBD珠江新城,但水質常年為劣V類。今年7月20日開始,生態清淤的試點工程在獵德涌進行,計劃在9月20日完工。來自江蘇的一家生態清淤公司負責人表示,所謂生態清淤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挖泥和疏浚,“主要解決‘該挖的沒有挖上來,不該挖的挖出來了’的問題,河涌清淤并非挖得越干凈越好,我們采用流體力學原理,通過高壓水槍將淤泥打散成泥漿后吸上來,再通過漂浮管道輸送到岸上的設備里進行干化處理?!?br />

                    該負責人表示,這種生態清淤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做到“吸泥于無聲”,表層污染底泥悄無聲息地被吸上來,而且還能解決減量化、無害化的問題。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本次生態清淤的試點已經基本完成,但從治理效果看,獵德涌僅僅清淤也是不行,需要采取截斷污染源、清理底泥、凈化水體、恢復水體動力、生態修復等復合式技術。


                    ◎地鐵A涌


                    人工增氧+機器過濾 涌水由黑變綠


                    位于荔灣區花蕾路附近的地鐵A涌可能是廣州水質最差的河涌之一。在市環保局公布的全市重點整治河涌水質監測信息月報里,過去12個月內地鐵A涌3次位居53河段水質指數最差的榜首。從今年8月4日起,地鐵A涌水體凈化和生態修復開始試點。該工程技術負責人表示,地鐵A涌一頭是斷頭涌,但暴雨來時仍有污水進來,還會受到初雨污染;平常依靠珠江漲退潮換水,但涌口太遠換不動,形成死水,出現黑臭。


                    為了治理好地鐵A涌,首先采取了人工增氧的方法,在河涌兩岸和底部設置曝氣管,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同時布設生物帶,投放微生物,消除黑臭。人工增氧之后,進入第二階段深度處理,采用活性炭濾膜機,對水體進行大量深度凈化。此后,他們將新進來的污水進行隔離處理河涌的污染程度有所下降。目前黑臭基本消失,涌水顏色也從黑色轉為淡綠色。


                  相關附件 

                  ×
                  2021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在线